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文物中的猪形象,从古至今有了怎样的演变?

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-05-28


配合己亥年,中国上海博物馆、首都博物馆、南京博物院、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举办以猪为主题的文物展览。从中国文物来看猪的形象,从古至今有了怎样的演变?


清代素胎彩釉生肖猪俑。(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)


猪古称“豕”“豚”,为六畜之首,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代表,农民憧憬猪肥年丰的美好生活。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已把野猪驯养为家猪,猪体态浑圆,憨态可掬,性情温驯,其造型形象很早就已出现。


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举行“家和年丰——猪年生肖文化展”,选取60件(组)馆藏文物,分“生生不息”“风调雨顺”“岁岁今朝”三个单元,展示历史长河中多维度的猪文化。


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红陶猪头。(首都博物馆展品)


展品包括考古发现,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陶猪头,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陶猪、握玉猪等等。


考古发现有较大量的猪纹钵、猪形罐等器物。1993年,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中出土了一组九件距今6000年的猪形陶罐,大小不一,造型各异,翘嘴睁眼,抿嘴拱鼻,眯眼憨笑,生动逼真。


汉代陶子母猪。(首都博物馆展品)

陶罐的口开在猪背,实用美观。这些猪的形象为饲养的家猪,与渔猎经济和水稻栽培共生出现。


猪圆壮肥硕,繁殖力强,生长快,肉脂多,是农耕文明出现后,人们对繁衍、多产、丰收的渴望和物化体现。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“玉猪龙”,是早期猪与龙的合体,体现了人们尚猪崇猪习俗的延续。


商周时期,猪往往用于祭祀,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使用,猪与牛羊“三牲”合祭,一说谓之“太牢”。


汉代人以陶猪随葬


汉代墓葬中有握玉猪的习俗,是不希望死者空手而去,而是带着满满的“财富”。到六朝时期,墓葬中往往也有猪或猪圈陪葬。


玉握猪是握猪呈方形柱状,采用“汉八刀”雕法,背部浑圆,腹部平直,一端稍尖为头,身上刻有数条凹线纹,分别表示出猪褶皱的嘴,大大的耳朵,屈曲的四肢等,寥寥几刀,造型生动。


汉玉握猪。(首都博物馆展品)


汉代墓葬中常随葬有陶制的鸡、狗、猪等家畜,它们形态各异,惟妙惟肖,还原当时的农家场景。汉代朝廷与地方官员要求民间养鸡、猪以作为赡养鳏寡贫穷者的来源,地方官员大力鼓励农业生产,并对养殖数量做出了相应要求。


研究发现,出土陶猪、陶鸡、陶狗等模型器的数量,以1猪:2鸡:1狗出现的频率较高,推测这样的规模可能是当时家庭畜产的理想水平。到了唐代,猪的养殖规模十分庞大,官宦人家养猪数量可达3000头。


上海博物馆举行的“猪丰卣满迎新春”展览重点在于馆藏与出土的青铜器。馆藏的青铜猪形卣属于商代晚期,由两个相背的猪首合为丰满的器身,器盖在发现时就已缺失。


商代晚期青铜猪形卣。(上海博物馆展品)


猪首双耳向上竖起,鼻子向下略卷起,还有两个鼻孔,嘴部狭长,两边角上咧。腹下设有四个蹄足,蹄端各朝前方。颈部两侧置如意头形桥钮,提梁亦缺失。腹部满饰精丽的云纹,并由婉转流畅的羽状纹勾勒,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。



猪造型青铜器出土不少


以猪为造型的青铜器出土了不少,如:1981年湖南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的商代晚期猪尊,猪首饰有云雷纹,盖面、颈部、腹部及臀下部均饰有鳞片纹,这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中常见的装饰。


汉绿釉陶猪圈。(南京博物院展品)


南京博物院举行的“富贵猪——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”,从诗词、典故、成语里寻找生肖猪的影子,也从陶塑、瓷器、玉器、砖雕、书画、皮影、年画、剪纸、玩具、饰品、标本中,发现猪的艺术形象。


清中期玉十二生肖俑。(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)


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“猪年主题藏品展”呈献猪与中国日常生活相关的馆藏,可追溯至2000年前,重点展品包括:6世纪的卧式猪形陶器、清朝一套玉质十二生肖俑。


中国自公元前1世纪起采用生肖纪年法,猪为生肖并非偶然,民间寓意祈获富足生活。




一只爱生活、文艺范的小鱼尾狮

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

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~ 

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旗下产品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